它建于上海市黃浦江邊上的吳徑地區,是一個萬噸級的大型冷庫群,也是一個低溫的大型物流中心。總長435m,總寬150m,總面積65250㎡。東側是黃浦江,建有冷藏船碼頭,自西向東的鐵路線穿過南、北側主庫之間,兩條各328m長的鐵路站臺和四周貫通的公路,與4個庫的8個汽車站臺相接,形成船舶、火車、汽車綜合運輸網絡,貨物吞吐十分便利;西側A,C庫底層為冷凍食品生產區;北側C,D庫及封閉站臺、理貨問形成低溫物流區。A,B,C,D4座單體冷庫,機房設備間及辦公樓,輔助建筑等于1982年和1984年分兩期建成。冷庫原按存放豬半胴體設計,每座庫貯藏13000t,總共可貯藏52000t。
該庫為多層冷庫,每座主庫為7層建筑。底層為架空層,2~7層為冷藏庫庫房,總高39.85m。每庫4臺電梯作為垂直交通工具。主庫庫體外墻天棚圍護結構采用稻殼隔熱,熱惰性大,電耗低,近年電耗仍保持0. 17kW/(t·d)。冷庫采用中央集中式機房,氨為制冷劑,氨泵強制供液。
1989年和1994年,先后分兩期將A庫底層架空層和C庫底層架空層改建為上海日冷食品公司的冷凍機器車間,引進隧道凍結機(帶小車凍結)為冷凍食品的凍結設備。原料暫存采用裝配式小冷庫.機房增配蒸發式冷凝器。1997~2000年,先后三次技術改造,將D,C庫主庫庫溫由-20℃改為-25℃, B,D庫架空層改建為8間冷卻物冷藏間。C, D庫旁新建4間冷卻物冷藏間(兼配貨間、加工間)。新建冷卻物冷藏間均采用預制裝配式結構,庫頂和外墻采用聚氨脂(PU)或聚苯乙烯(PE)預制隔熱庫板.地坪均用PU現場發泡。這樣,使總體庫房溫度范圍自-25℃至20℃,溫度范圍寬,適應了貨物貯藏品種和溫度多樣化的要求。
C,D庫改造時,還將原有常溫穿堂和敞開式汽車站臺改為定溫穿堂和封閉式汽車站臺,增設液壓升降平臺、滑升門和柔性密閉接頭,使冷藏車直接和汽車站臺相連。形成冷藏鏈不間斷的我國首座大型低溫物流中心。同時,C庫改造中,局部冷卻物冷藏間和穿堂、站臺采用了分散式制冷系統,使單間庫房適應性更強,庫溫變化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