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受風影響時,自然通風冷卻塔的塔內氣流發(fā)生了變化。在塔簡出口處的氣流發(fā)生偏轉,在迎風側塔內氣流產生分離,塔外冷空氣會在分離區(qū)侵入塔內,甚至沿塔筒內壁下到填料部分,影響塔的抽力,所以塔簡出口擴散角不能太大;如作成收口形,其缺點前已述及。為了改善擴口塔出口的氣流狀態(tài),建議采用一些三角體,裝在塔的出口部分,如圖7-28所示,其相對尺寸大小已在圖中給出.熱態(tài)模型試驗表明,這一措施可避免塔外冷空氣侵入塔內,井使出塔氣流更均勻。
有風作用時在塔筒外壁產生大片的負壓區(qū),在塔頂處的負壓對塔內氣流產生向外抽吸的有利作用,擴口角大。塔頂負壓也大。所以,既要使塔內氣流不產生大的分離,致使塔外冷空氣大量侵入塔內,又期望在塔頂部有較大的負壓增加抽力,建議在塔筒出口部分的內壁和外壁采用不同擴敬角,內壁擴角小,外壁擴角大。
另一種辦法是,在塔出口外壁的迎風面加設導流裝置,如垂向導流條等,使吹在塔壁上的氣流,不從兩側而從塔筒出口部分流過,以增加迎風面內壁的負壓,減小出口氣流的分離及塔外冷空氣侵入。
自然風對塔的進風口產生的不利影響有二:①進風口上方塔壁上大面積負壓(見圖7-1及圖7-2),使進風的大氣壓力減小,②風的直接頂托作用。
自然風對冷卻塔的影響——對自然風不利影響的改善措施(二)_工程技術_制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