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多個豎井時,逆流式自然通風冷卻塔各豎井中的水位很難保證一樣高。由于各豎井水位不同,造成塔內配水不均勻,所以現在趨向采用一個豎井。在淋水面積大的冷卻塔中,采用一個中央豎井,主水槽就很長、如一個10000m2淋水面積的冷卻塔,采用十字形主水槽。則每個水格長達50多m,同一流最時,沿槽的水面高程(有壓時表現為壓頭)將有較大的變化;小水量時槽遠端可能無水,所以現在常采用把50m分成兩段來供水,即分成塔內區和外區配水,圖4-5所示為內、外區配水的一個例子,但外區不由中央豎井供水。我們現在要介紹的方案,內外區都由中央豎井供水,內區的主水槽只通到內外區交界處;外區主水槽從內區主水槽下邊由豎井接出,到內外區交界處抬高到內區主水槽的高程,使二者槽頂同高,并在內區主水槽的沿線上直通到塔壁附近。下槽只起送水作用,所以不連配水管。
冬季為了防凍,采用外區配水,并加大淋水密度,內區不淋水,為使內配不淋水,在上主水槽的進口處增設平板閘門,關上閘門,內區就不淋水。閘門及其啟、閉設備處在塔內的濕熱空氣之中,極易遭到銹蝕而使啟、閉困難。現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冷卻水研究所研究出虹吸配水方法,不用閘門,隨著不同設計上塔水量的變化,自動完成全塔配水或僅外區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