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溫度的變化對壓電材料的壓電系數和介電常數的影響都很大,它將使傳感器又敏度發生變化。壓電材料不同,溫度影響的程度也不同。如用石英,當溫度低于400℃時,其壓電系數和介電常數都很秘定。
人工僅化的壓電陶瓷受溫度的影響比石英要大得多,不同的壓電陶資材料,壓電系數和介電常數的溫度特性比鈦酸鋼好得多。一種新型的壓電材料——鈮酸鋰晶體的居里點為1210±10℃,遠比石英和壓電陶瓷的居里點高,所以用作耐高溫傳感器的轉換元件。
為了提高壓電陶瓷的溫度穩定性和時間穩定性,一般應進行人工老化處理。但天然石英晶體無需做人工老化處理,因為天然石英晶體已有五百萬年的歷史,所以性能很穩定。
經人工老化后的壓電陶瓷在常溫條件下性能穩定,但在高溫環境中使用時,性能仍會變化,為了減少這種影響,在設計傳感器時應采取隔熱措施。
為適應在高溫環境下工作,除壓電材料外,連接電纜也是一個重要的部件。普通電纜是不能耐700℃以上高溫的。目前,在高溫傳感器中大多采用無機絕緣電纜和含有無機絕緣材料的柔性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