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層次的布置往往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為了消除或減弱圍護結構內(nèi)部的冷凝現(xiàn)象,在隔熱層的高溫側(即水蒸氣流入一側)設置隔汽層。
隔汽層能減少水蒸氣滲透,因此,只在隔熱層的高溫側設隔汽層還可使進入隔熱層的水蒸氣及隔熱材料內(nèi)有原有水分,通過制冷設備從圍護結構內(nèi)表面析出,這樣,就可以保證圍護結構內(nèi)無冷凝。因此,濟南設計安裝的冷庫的外墻、屋面、高低溫庫之間的隔墻、樓板等均應在隔熱層的高溫側設隔汽層。相同溫度庫房的隔墻、樓板可不設隔汽層。單側設隔汽層的缺點是當冷熱面發(fā)生變化時會起反作用。因此,北方地區(qū)的高溫庫需慎重處理。
隔汽層設在隔熱層的低溫側是十分不利的,水蒸氣會從高溫側自由進人隔熱層,而當水蒸氣繼續(xù)向冷側滲透時,則遇到隔汽層擋住去路,于是水蒸氣就在隔熱層內(nèi)積聚,日積月累,就會使隔熱層受潮而失去隔熱性能。因此,只在隔熱層的低溫側設隔汽層是不允許的。
在隔熱層的兩側均設隔汽層,這種做法雖然可以克服上述兩種做法的缺點,但實際應用中仍在一定問題。這主要是因為隔熱材料不可能絕對干燥,其必定會有一定量的水分,在溫度場的作用下,材料中所含的均布水分逐漸地積聚在一起,影響材料的隔熱效果。如果采用這種做法,則要求材料干燥,以減少水分的積聚。這種做法常用在冷側經(jīng)常產(chǎn)生大量凝結水或比較潮濕的庫房,如預冷間、凍結間等,還用在大量施工中容易引起隔熱材料受潮的部位,如冷庫的樓板、地面等。
另外,外側有卷材或其他密閉防水層,內(nèi)側為鋼筋棍凝土屋面板的平屋頂結構,如經(jīng)內(nèi)部冷凝受潮驗算不需設隔氣層,則應確保屋面板及其接縫的密實性,達到所需的蒸汽滲透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