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機房的層高有較高的要求。為了讓風管安裝后房間仍有較為合適的高度,機房層高最少需要4.2m。現在通信機房如無特殊要求一般為上走線。機房內不設置防靜電地板。通信設備機柜最高2.20m;上走線槽道高400mm,一般設計兩層,共800mm;走線槽道距離送風支風道不小于100mm,支風道本身高200~300mm:;氣體滅火管道及噴頭最小需要150mm(噴頭上噴),如氣體滅火管道穿梁則不考慮這部分空間;機房內天棚下梁高700~900ram。則共和需最小層高=2.2+0.8+0.1+0.3+0.8(+0.15)=4.20~4.35m。
(2)缺少靈活性。風道式送風方式均為一次設計、安裝到位,而一旦支風道安裝完成,機房內通信機柜位置就已經固定死。而通信機房設備很少有一步到位安裝的,基本都是分幾期工程設置,隨意改動第一次設計的機柜位置,就可能造成出風口在機柜正上方,影響降溫效果。并且改造機房采用風道式送風存在安裝困難等問題。
(3)增加送風靜壓箱、管道、風口等造價。對于體積較大的通信機房,為了空調送風均勻,需要增加送風管,機房上部因通信走線橋架、空調風管、照明燈具等的布置,顯得比較雜亂,沒有下送風方式機房整齊美觀。
(4)容易與機柜走線槽道,機房內燈具位置發生沖突,需與其他專業密切配合。設計要點如下:
①空調機組與靜壓箱之間設置手動閥門,方便主備機倒換。
②支風道上設置手動調節閥,調節各風道送風量。
③因沒有帶調節風量裝置的送風口,且要在每個送風口前設置手動調節閃,必須從支風道向下做出一個約350mm長短管,相對于支風道200~300mm高,相當難看,影響機房整體美觀性??稍谏崃看蟮臋C柜附近加密設置送風口,用數量來滿足冷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