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氨分離器漏氨。油氨分離器漏氨后,如雙級制冷壓縮機處于運行狀態時,應立即停機。迅速關閉該油氨分離器的出氣閥、供液閥、放油閥及冷凝器進氣閥,利用單級制冷壓縮機反向工作閥將油氨分離器內的氨抽至低壓系統中去,然后將放油管和集油器放油管接通大氣后再行補焊。
冷凝器漏氨。冷凝器漏氨后,如制冷壓縮機處于運行狀態時,應立即停機。迅速關閉冷凝器的進氣閥、均壓閥、放空氣閥、放油閥,但冷凝器的出液閥不要關閉,當冷凝器內的氨液全部排至高壓貯液桶后再關閉。工藝允許時,可對事故冷凝器進行降壓至低壓壓力。然后將放油管和集油器放油管接通大氣后再行檢修及補焊。
高壓貯液桶漏氨。高壓貯液桶漏氨后,如氨制冷壓縮機處于運行狀態時,應立即停機。立即關閉高壓貯液桶的進液閥、出液閥、均液閥、放油閥及放空氣閥,切斷與冷凝器聯系。在條件及環境允許時,立即開啟與低壓容器相連的閥門,開啟高壓貯液桶出液閥將桶內的氨液排入排液桶或冷庫蒸發器中,盡量減少氨液外泄損失,當高壓貯液桶壓力與低壓壓力一致時,應及時關閉高壓貯液桶出液閥,切斷與低壓系統的聯系。桶內的余氨通過放油管和集油器放入水池中或自行放空。應用橡皮管向事故發生點沖水,以減少氨對大氣的污染。待桶內余氨放完后,將放油管和集油器放油管接通大氣后再行補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