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需要拆卸檢查、檢修時,應先將制冷劑抽空,僅留0.01-0.02MPa的表壓力,然后關閉吸排氣閥。必要時可拆開管路與吸、排氣閥的連接法蘭,壓縮機即脫離系統。
1.壓縮機定期檢查。壓縮機作定期檢查時,不拆離系統,只把壓縮機抽空,然后關閉吸排氣閥。主要檢查的內容是:壓縮機的潤滑、吸排氣閥、卸載一能量調節機構、安全控制設備及電動機性能。
①拆開壓縮機汽缸,檢查吸、排氣閥和彈簧是否完好,并清除油污、結焦。
②拆去曲軸箱側蓋,放出臟潤滑油,徹底清洗曲軸箱及濾網,去除磁性濾網上的鐵粉,換上清潔的潤滑油;拆出吸入濾網并清洗干凈。
③檢查卸載一能量調節裝置的工作可靠性:先取下假蓋,排氣閥桿伸出高度,一般高出缸套上閥線頂面1.5 mm為宜。不能過高或過低,更不得高低不齊,然后將能最調節至最低量位置;啟動空運轉調整油壓調節閥,保持潤滑油壓0.2~0.25 MPa,將能量調節閥調節到最大能量位置,觀察吸氣閥片頂桿的伸出高度。此外,要檢查卸載一能量調節裝置時,可用手動調節機構,將能量從最低位置逐級調到最高位置,觀察各汽缸閥片頂桿是否依次動作。如果在各手柄位置上,各汽缸既能依次動作.而且各動作位置上的油壓又一樣,則說明卸載裝置工作正常。裝置自動部分的檢查工作應在專門試驗臺上進行,也可在負荷變化時調整。
④如果是半封閉或全封閉式壓縮機。則應檢查電動機三相電流、功率及其絕緣性能。
2.壓縮機的全面檢修。應將壓縮機拆卸后進行全面檢修。拆卸過程中,要邊拆卸邊檢查,所有零部件均應符合規定的技術要求,對部分不合格的零部件應予以修理或更換。
①吸、排氣閥。在壓縮機全面檢修時,吸、排氣閥一般都全部更換。不具備全部更換條件時,允許繼續使用,但必須狀態良好,不得有破碎、裂紋、刻槽等損傷。更換新閥片時,應先用120號金剛砂在平板上研磨,再用綠油在平板玻璃上研磨,直到閥片無絲紋、刻痕,光潔如鏡為止。氣閥彈簧彈性衰減過大或斷裂、變形時,應予以更換。新裝彈簧時,必須正位。吸、排氣閥各閥座和閥芯的密封線若有刻痕、裂損等,應進行研磨。若缺陷嚴重,研磨無法消除時,應更換。若無備件,可經磨床磨削,再經研磨后使用。當閥座長期使用和經多次研磨,使閥線深度減小,安裝后會影響“余隙”時,可以用適當增減缸套與機體之間、或缸套與閥板之間的墊片厚度的辦法予以調整。
②活塞連桿組。活塞嚴重磨損或與缸套配合間隙過大時,應更換缸套或活塞。若活塞外圓柱面有輕微拉痕,可用細油石磨光。當有嚴重磨損出現溝槽時,應于以更換。活塞氣環和油環表面有嚴重裂損、變形、拉痕或搭門間隙過大.失去彈性.則均應更換。檢查連
桿及大小頭襯套和活塞銷,狀況良好者可繼續使用,如連桿有裂紋、彎曲變形,應修復或更換。連桿油孔沖洗暢通。若有偏缸等悄況,連桿應作垂直度、平行度校正(垂直度、平行度偏差一般不超過0.05 mm)。活塞銷和小頭襯套狀態良好,其磨損后的間隙一般不應超過0.05mm。若連桿大頭軸瓦有嚴重拉痕,必要時可局部刮研,使其接觸面均勻良好。另外,壓縮機主軸承的軸瓦應按連桿軸瓦同樣要求,裝配時注意嚴格控制間隙。
③缸套。缸套頂部吸人閥線有裂痕、凹痕等缺陷應研磨。一般閥線深度不得小于0.5 mm,缸套鏡面頂部應光滑,無刺、拉痕、損傷等缺陷。否則,輕者磨光,重者更換。缸套之間圓柱度及余隙應符合裝配技術要求。此外,對設有卸載一能量調節機構的缸套,應注意轉動環的工作方向,切勿錯裝。
④吸氣濾網及油濾網清洗。濾網清洗的要求與定期檢查相同,一般用無水洗劑或煤油、汽油等清洗。對有破損的濾網應更換或修復,然后吹干復裝。對新安裝的制冷系統,吸氣濾網及油濾網先經150 h運轉,然后拆下清洗,繼續運轉500 h后再清洗一次。
⑤軸封。開啟式壓縮機的軸封,若使用正常,一般檢查時不必拆開,亦不宜多拆。當壓縮機全面拆卸檢修時,應拆下清洗、檢查。若拆卸前已發現泄漏,拆卸后應檢查動、靜摩擦環。其摩擦面上不允許有刻痕、裂痕和嚴重缺損,否則應予以研磨或更換。新裝軸封,開始運轉時允許少量滲油,但經一段時間運行后,滲油量應逐步減少,假如滲油不停,則應拆下重新研磨摩擦環,復裝后再行試車。
⑥潤滑油泵。在油量正常,油溫達70一90℃時,油泵仍保持壓縮機有0.4 MPa的潤滑油壓的情況下,進行全面檢修,只拆出作外觀質量檢查和清洗,即可復裝使用。若齒輪等零部件有裂紋、缺損、間隙過大、吸不上油或保持不住0.4 MPa的油壓,則應修理或更換齒輪。油泵復裝時,必須注意泵蓋方向,以保證泵軸正、反轉時正常供油。此外,在檢修油泵的同時,應徹底清洗油泵吸、排油管,使油路暢通。
⑦卸載一能量調節裝置。壓縮機全面拆卸前,不帶閥片運轉。保持0.25 MPa潤滑油壓,檢查卸載機構和能量調節的工作,如屬正常,全面拆卸檢修時不再拆開。如果卸載一能量調節裝置已經過拆修,復裝后的檢查可以在壓縮機組裝完畢后,結合不帶閥片試車時進行。
⑧曲軸。壓縮機拆卸時,應小心地抽出曲軸,檢查各軸頸表面有無刻痕、裂紋及波紋等缺陷;檢查曲軸油路是否暢通,并予以沖洗;檢查曲軸頸圓柱度,一般要求其圓柱度誤差不超過0.05 mm。曲軸應涂油復裝,并盤車試轉。
⑨制冷設備主要零部件的裝配間隙。壓縮機零部件裝配間隙大小的選擇與零部件工作位置、條件、選用材料、轉速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