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凝器。拆下端板、端蓋,清洗冷卻水管內的鐵銹、水垢,然后充注氮氣至表壓1.0 MPa,或者從制冷劑進口端注入表壓0.1~0.2 MPa的制冷劑,再充注氮氣至表壓1.0 MPa,用肥皂水或檢漏燈對端板進行檢漏。然后對泄漏處施行焊修,不能修復者予以更換。條件不具備者可“封管”暫用。冷凝器使用2~3年,應用稀鹽酸進行化學除垢。
2.蒸發器。對所有熱發盤管進行吹污清潔,并逐段進行檢漏。對銹蝕嚴重處,應焊修或更換。具有吹風冷卻的蒸發器的散熱肋片(包括盤管冷卻的盤管肋片)應完整、肋片扭曲者應修復。所有回氣管的絕熱包扎應良好,對裂損脫落處應修補。氨蒸發器運行150-200 h.應停止工作放油一次。
3.儲液器。進行吹污及外表清潔和檢漏。
4.分油器。拆解清洗內部及浮球閥組,保證浮球閥動作靈活、關閉嚴密、油路暢通。清洗后還應進行干燥處理。
5.膨脹閥。拆出進液濾網清洗,檢查感溫包及毛細管的安裝。對使用性能良好的膨脹閥,檢修時可不拆卸。
6.過濾一干燥器。徹底清洗,換上新干燥劑。重新嚴密組裝。并進行檢漏。
7.閥類。根據具體情況,在可能的條件下,應對所有閥門填料函進行檢漏。狀態不良者應予修理或更換。
8.其他。當制冷設備發生較大故障而引起機組損壞時,應對壓縮機的活塞連桿組、曲軸等重要零部件作嚴格校正,或送有關部門作探傷檢查(曲軸尚應作動平衡校驗),確保復裝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