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與空調工程應在生產負荷條件下進行系統綜合效能試驗側定與調整,并由建設單位根據工程性質、工藝和設計的要求確定具體試驗內容。
1.空調系統綜合效能試驗的主要內容包括:送、回風口空氣狀態參數的測定與調整;空調機組性能參數的測定與調整;室內空氣溫度與相對濕度的測定與調整;室內噪聲的測定;對氣流有特殊要求的空調區域,做氣流速度的測定。
2.通風、除塵系統綜合效能試驗內容包括:室內空氣含塵量或有害氣體濃度與排放濃度的測定;吸氣罩罩口氣流特性的測定;除塵器阻力和除塵效率的測定;空氣油煙、酸霧過濾裝置凈化效率的測定。
3.恒溫恒濕空調系統除應包括空調系統綜合效能試驗內容外,尚可增加下列項目:室內靜壓的測定和調整;空調機組各功能段性能的測定和調整;室內溫度、相對濕度的測定與調整;室內氣流組織的測定。
4.空氣凈化系統除應包括恒溫恒濕空調系統綜合效能試驗內容外,尚可增加下列項目:生產負荷條件下室內空氣凈化度的側定;室內單向流截面平均風速和均勻度的測定;室內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測定;室內自凈時間的測定。
5.高于100級的潔凈室及生物凈化系統,除應進行空氣凈化系統綜合效能試驗內容外,還應增加設備泄漏控制,防止污染擴散等項目的測定。
6.防排煙系統綜合效能試驗的測定內容,有模擬狀態下安全區正壓變化測定及煙霧擴散試驗等。
7.室內溫度、相對濕度及潔凈度的測定,應根據設計要求的制冷空調和潔凈度等級確定工作區,并在工作區內布置測點。
①一般空調房間應選擇人員經?;顒拥姆秶蚬ぷ髅孀鳛楣ぷ鲄^。
②恒溫恒濕房間應選擇離圍護結構內表面0.5 m,離地面高度0.5~1.5 m作為工作區。
③特殊耍求的空調房間,應按工藝需要確定工作區。
④潔凈室垂直單向流和非單向流的工作區與恒溫恒濕房間相同,水平單向流以距送風墻0.5 m處的縱斷面為第一工作面。
8.測量室內空氣沮度、相對濕度及氣流速度,可采用棒狀溫度計、通風溫濕度計,熱線風速儀等。測量儀器的測頭應有支架固定,不可用手持測頭。
9.室內氣流流型的測定,宜采用發煙器或懸掛單線的方法逐點觀察,并應在測點布置圖上標出氣流流向。這是一項細致的工作,只有采用正確的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氣流流型測定采用發煙器發煙觀察.見效快、直觀、效果好,但使用時必須控制發煙劑的性質及濃度,以免造成環境污染。試驗時應及時觀察、及時記錄.試驗完畢,需對系統進行清理。采用懸掛單線的方法測定室內氣流流型,準備工作時間較長,且相對困難,可多次反復進行驗證,一般適用于較小房間。對微風氣流測定,其效果較差。
10.通風、空調系統的噪聲直接對區域范圍的人造成影響。A聲級最能反映人耳對噪聲的感覺,因此噪聲測量可測A聲級的數值。測量穩態噪聲應使用聲級計“慢擋”時間特性,一次測量應取5s內的平均讀數。噪聲測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企業噪聲測量標準)的有關規定。對周期性變化的噪聲,測量時間應等于噪聲變化周期的整數倍,最短不少于一個變化周期。
通風、空調房間噪聲的測定,一般以房間中心離地面高度1.2 m處為測點,較大面積空調用房的測定,應按設計要求。對于有特殊要求場所噪聲的測點,也應按設計規定選擇。
11.風管內空氣溫度的測定,考慮到管壁傳熱的影響會造成一定的溫差,在一般情況下,可只測定風管中心點溫度。測量儀器可采用棒狀溫度計或工業用熱電偶、電阻溫度計。
12.自動調節系統應作參數整定。自動調節儀表除應達到技術文件規定的精度要求外,還需要一個穩定的工作狀態,在生產負荷條件下做系統的綜合效能試驗。經調整后的檢測元件、調節器、執行機構、調節機構和反饋應達到動作聯鎖、反饋正確、協調一致、準確聯動的要求。
13.組合式空調機組的風量、風壓、供冷量和供熱量的測定,應按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
14.空調除塵系統綜合效能的測定應符合以下規定:除塵器前后的同一參數測定應同時進行;除塵器進、出口管道內的含塵量及氣體壓力測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鍋爐煙塵測試方法》中的有關規定。另外,因為空調系統含塵量往往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量值,故應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間內,同時測量除塵器前后的含塵量、顆粒度等數值,才能作正確分析,以正確反映除塵器的除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