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空調器以制熱運行方式運轉時,在三通電磁閥線圈中加電,電磁力大于彈簧力,使柱塞處于最右側的位置,閥芯A打開,中間接管與右側接管相通,四通滑閥中氣室D壓力降低為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活塞1左側壓力高于右側壓力;由于活塞2上小孔的作用,氣室C的壓力為壓縮機排氣壓力,活塞2兩側壓力相等;兩個活塞左側受力較大,推動滑塊向右移動,接室內側換熱器的接管2與壓縮機排氣管相通,接室外側換熱器的接管3與壓縮機吸氣管相通,室外側換熱器為蒸發器,室內側換熱器為冷凝器。
四通滑閥中圓臺起關斷滑閥兩端的接管作用,密封滑閥中處于低壓的氣室,一方面是為了切斷壓縮機排氣向吸氣的泄漏,另一方面使氣室升壓較快、換向迅速。
冬季制熱時,電熱型空調器的全部熱量都由電能轉化而來。而熱泵型空調器除由電能轉化的以外,還從室外環境中吸取了熱量,制熱量等于兩者之和。因此在制熱時,熱泵型空調器較電熱型效率高,耗電量僅為電熱式的40%-50%。但由于制熱時蒸發溫度較低,系統制熱量較小,且冬季所需熱負荷總是大于夏季冷負荷,熱泵型空調器并不能完全滿足要求。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房間熱負荷遠大于制熱量,這個問題更加突出。為防止制熱量不足,熱泵型空調器一般加有輔助電加熱器,即構成熱泵輔助電熱型。
為保證制冷制熱都能運行,一般要變節流結構,如果采用毛細管節流,就要加上輔助毛細管,如圖15-11所示,制冷過程,單向閥可以讓液體流過,與閥并聯的輔助毛細管不起作用,因為液體流過毛細管存在阻力,流體不經過輔助毛細管,而是直接通過單向閥。制熱過程,單向閥不通,流體只能流過輔助毛細管,這樣節流機構就加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