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鎳不銹鋼的典型鋼號是06Cr19Ni10(舊牌號OCrl8Ni9),其中含C<0.08%,Cr17%~19%, Ni8%~11 %,故常以其Cr、Ni平均含量"18一8”作為該類鋼的代號。為提高這類鋼材的耐腐蝕能力,常將鋼材加熱至1 100-1 150℃,并在水中快速冷卻后,得到常溫下單一的奧氏體組織,鋼中的C、Cr、Ni全部固溶于奧氏體晶格中(這種熱處理方法稱為固溶處理)。該鋼種具有較高的強度極限、較低的屈服極限、極好的塑性和韌性,它的焊接性能和冷彎成型等工藝性能也很好,是目前制造各種貯槽、塔器、反應釜、閥件等過程設備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類不銹鋼。
18一8鋼的耐蝕性,除具有鉻不銹鋼所具有的氧化鉻薄膜的保護作用以外,還因鎳能使鋼在常溫下得到單一的奧氏體組織,故在很多介質(zhì)中比鉻不銹鋼具有更高的耐蝕性。18一8鋼對濃度65%以下、溫度低于70℃或濃度60%以下、溫度低于100℃的硝酸,以及苛性堿(熔融堿除外)、硫酸鹽、硝酸鹽、硫化氫、醋酸等都很耐蝕,并且有良好的抗氫、氮腐蝕性能,而對還原性介質(zhì)如鹽酸、稀硫酸等則是不耐蝕的。18一8鋼在含有氯離子的溶液中易受腐蝕,嚴重時往往引起鋼板穿孔。
另外,18一8型不銹鋼容易產(chǎn)生晶間腐蝕。18一8型不銹鋼在400-800℃的溫度下,碳元素會從過飽和的奧氏體中以碳化鉻(Cr23 C6)的形式沿晶界析出,若鋼材在該溫度下停留時間過長,會使奧氏體品界附近有效鉻的含員降低至不銹鋼耐腐蝕所必需的最低含量(11.7%)以下,從而使腐蝕集中在晶界附近的貧鉻區(qū)。這種沿晶界附近產(chǎn)生的腐蝕現(xiàn)象,稱為晶間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