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早在1980年,西歐、北美地區的國家,對建筑(新、老建筑)的保溫就形成熱潮,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完成舊有的工業與民用建筑的節能改造收到巨大的成效。例如,丹麥1985年的采暖建筑而積比1972年增加了30%,但采暖建筑能耗卻減少了318萬噸標準煤;采暖能耗占全國的比重也由原來的39%下降到28%。又如,法國1985年的房屋比1973年增加了20%,但采暖總能耗卻減少了23.1%。正因為對建筑物的保溫有巨大的節能效果,所以才有我國和世界性的建筑節能新高潮,而且是在現代技術的基礎上得到蓬勃發展。
據我國建設部建筑節能專項工作檢查組統計,截止到1999年底,我國北方地區累計建成節能建筑1.3億平方米,其中達到節能50%標準的節能建筑為2215萬平方米。累計可節約能源675萬噸標準煤。當這1.3億平方米的節能建筑都再使用30年,平均按每平方米建筑而積每年節約9公斤標準煤計算,將再節約能源3510萬噸標準煤,加上已節約的能源,合計為4185萬噸標準煤。
我國現在節能地域已從嚴寒和寒冷地區,推廣到夏熱冬冷地區,從城市的建筑節能向村鎮拓展,可見,將來的節能總量將是非常可觀的。
建筑的保溫節能,可以說是投資少、收效大,短期投資、長期受益,這與新建煤礦增加煤炭產量相比較是非常合算的。
節約1噸標準煤,就節約了300元的購煤費用。據遼寧省的統計,采暖運行費用系數為3.4779,則節約1噸采暖用的標準煤,就相當于節約了1043元的采暖費用。所以,我國已建的節能建筑在今后30年的使用中將節約366億元采暖費用。
節約了大量的能源,自然就較多地減少了能源燃燒產物的排放,就能減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懸浮顆粒物對大氣的污染。如北京市1998年的大氣質量檢測,采暖期的二氧化硫濃度為252m歲襯,是非采暖期的6倍;氮氧化物的濃度為非采暖期的1.7倍;懸浮顆粒物為非采暖期的1.2倍,這些污染物的濃度,在采暖期都超過標準的限值。又如遼寧省,對1989,1990,1997,1998年的市區空氣污染物監測匯總表明,從11月初采暖開始,至下一年的3月末采暖結束,都是遼寧省的空氣污染嚴重的日子。最嚴重的1月份,也是(最寒冷)采暖燒煤最多的月份,空氣污染達到了頂峰。1月份,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257mg/m3)為非采暖期平均值的2.7倍,總懸浮顆粒物含覺(552mg/m3)為非采暖期平均值的2.1倍。1997年,遼寧省某市的采暖用煤達300萬噸,1998年達320萬噸,數量如此大的煤炭,在152天內要燒掉,而且集中在1月的31天中燒得最多,當然會造成遼寧省空氣的嚴重污染。
若大力推廣保溫節能建筑,從新建的建筑到舊有的采暖建筑都建造成或改造成節能50%、 65%的節能建筑,遼寧省冬天的空氣污染將會大為改觀。
隨著建筑節能水準的不斷提高和大力推廣普及節能建筑,保溫材料的品種、數量都在迅猛增多,產品質量也在不斷提高,特別是生產規模更加大型化,由作坊式的手工生產向工業化、自動化邁進。應該說是建筑節能拉動了保溫材料工業的迅猛發展。
新中國成立時,人們僅用草繩、稻殼、爐渣、石棉制品等進行簡單的工程保溫。現在已發展成為廣泛使用巖棉礦渣棉、泡沫塑料、微孔硅酸鈣、硅酸鋁纖維、玻璃棉、膨脹珍珠巖、膨脹蛙石、礦棉吸聲板、鋼絲網架夾芯板、彩鋼夾芯板等各種保溫材料和保溫制品來建節能建筑和保溫工程。
在節能50%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頒布后,聚苯乙烯發泡板的發展過于迅猛,僅遼寧省某市在三年之內就由兩三個生產廠家發展成幾十個廠家。有的發泡聚苯板廠從籌備到自動生產線投產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同時,一些生產聚苯板的原料生產廠家,有的在通過改擴建工程,由年產12萬噸,第三年就變成了年產24萬噸。而可發聚苯乙烯球粒料的售價也變動得驚人,有時是每噸6200元,有時又變為每噸13000元。
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先后從13個國家引進了80多條保溫材料及其制品的工業化生產線,使保溫材料的生產規模擴大,產量和品種增多,質量提高,應用范圍更廣泛。
我國的墻體材料革新,可以說是幾起幾落。從20世紀60年代的大型墻板、70年代的滑升模板、大模板j框架輕板等,都是由于沒有好的保溫材料和沒有設計好的保溫構造,而使這些新型材料墻體的建筑在北方地區受到了人們的冷落,致使這些新型墻體材料無用武之地,似乎已走進了博物館。
我國的黏土青磚、粘土紅磚有幾千年的文明史,但現在要全用它來建成節能建筑的墻體,就不再具有現代的文明了。因為用這種磚來建節能建筑,其墻體會很厚,制磚用的黏土和燒磚用的煤都要成倍增加,這不僅要與農業大量爭地,還要與工業爭煤。大量推廣節能建筑,需要更多的新型墻體材料和保溫材料,這是因為與新型建筑材料相比,實心黏土磚就顯得臃腫笨拙,應是一種被逐步淘汰的產品。
我國已明確規定了170個大中城市于2003年6月30日前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國務院72號文、國家經貿委550號文,對實心粘土磚實行強制性淘汰,在“三年內限時逐步禁用”。上海、北京在2000年底以前已經實現了在市區、近效區禁用實心粘土磚,上海市已禁用空心薪土磚。到2005年,所有省會城市都要強制性的禁用實心私土磚。
實現墻休革新與我國的科技進步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相關,還可以說也與建筑物的保溫節能是密切相關的,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進的。
要實現建筑物的保溫節能,并大力推廣和普及,不僅國家要加強法規體系的建設,以政策法規引導、規范建筑節能和墻材革新各項工程,而且各地方也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各地方的政策法規。如北京市先后出臺了有關建筑節能的行政管理政策法規34個,經濟類政策法規12個和技術類政策法規33個。
國家和地方的這些政策法規,都體現了提高居住區規劃、提高設計水平,改善居住區環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居住空間,力求在較小的空間內創造較高的居住生活舒適度。對城鎮建設和改造,實施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向社會化、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而且與市政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配套,使節能住宅實現成片開發,一個小區一個小區的建設,就必然會提高住宅建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在設計和建設節能建筑中,在新型建材的開發和應用中,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專利,同時引進、吸收和消化了很多國外的先進技術,提高了我國建筑技術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在近20多年中,開發了許多建材新產品,也獲得了大址建筑專利技術。
總之,墻材革新和建筑一Ii能相結合,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包括保溫材料在內的整個建材工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建筑技術的進步,推動了住宅產業化進程,必將收到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