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食品在消費或加工前必須解凍,根據(jù)食品解凍后的用途解凍可分為半解凍(-5~-3 ℃)和完全解凍。凍結食品解凍是將凍品中的冰結晶融化成水,力求恢復到未凍結前的狀態(tài)。作為食品加工原料的凍結品,通常只需升溫至半解凍狀態(tài)。
解凍是凍結的逆過程,但解凍過程的溫度控制卻比凍結過程困難得多,也很難達到高的復溫速率,原因是:凍結食品在解凍過程中凍品的外層首先被融化,供熱過程必須先通過這個已融化的液體層。另外,在凍結過程中,食品外層首先被凍結,吸熱過程通過的是凍結層。表9-8列出冰和水的某些熱物理性質數(shù)據(jù)。由表可見,冰的比熱容值只有水的一半,而熱導率卻為水的4倍、導溫系數(shù)為水的8. 6倍。因此,凍結過程的傳熱條件要比融化過程好得多,在融化過程中很難達到較高的復溫速率。此外,在凍結過程中,人們可以將庫溫降得很低,以增大和食品材料的溫度差來加強傳熱、提高凍結速率。然而在融化過程中外界溫度卻受到食品材料的限制,否則將導致組織破壞,因此融化過程的熱控制要比凍結過程更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