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體
機體的主要故障有機體與皮帶或聯軸器間的連接太松或太緊、機體出現砂眼或裂紋、緊固螺釘損壞、機體連接面出現泄漏等。
(1)機體與皮帶或聯軸器間的連接太松或太緊壓縮機與皮帶或聯軸器連接太松時會導致壓縮機打滑,太緊則使得壓縮機啟動困難或不啟動。出現這種情況可擰松壓縮機與電動機的底腳螺栓,適當調節壓縮機與電動機之間的距離后再擰緊底腳螺栓。也可直接更換長度合適的皮帶或聯軸器的彈性元件。
(2)機體表面有砂眼或裂縫此種現象易造成制冷劑泄漏,可用電焊機對砂眼或裂縫進行補漏。
(3)緊固螺釘損壞拆卸時將螺釘磨圓,導致很難擰下時,可將螺釘頂部用銼刀銼成對稱的兩平面.再用大活動扳手或者臺虎鉗夾緊擰松。如仍無法擰松,可找一顆稍大的新螺釘,用電焊機點焊在磨損的螺釘頂部,擰松新螺釘,可順勢將磨損的螺釘擰出。如探紋損壞時,可擴大原螺釘孔的孔徑,并重新鉆孔攻螺紋,更換與新孔徑相配的螺釘。
(4)機體連接面出現泄漏石棉橡膠墊密封不嚴,導致泄漏,應先細心刮除后,更換新的石棉橡膠墊。石棉橡膠墊在使用前應在其兩面均勻涂抹潤滑油以提高密封性能。
2.汽缸
汽缸的主要故障有汽缸內壁磨損或出現刮花現象、汽缸余隙容積改變等。
(1)汽缸磨損或刮花汽缸缺油后,缸內壁會發生傷痕或毛刺(即拉毛)。對于輕微的傷痕或毛刺,可用細油石攪拌煤油進行研磨。當磨出鏡面后.用標準活塞推入汽缸中著色找點,不合格時需重磨。當磨損嚴重時,應更換新汽缸。
(2)汽缸余隙容積 改變汽缸余隙容積太小,可適當加厚汽缸與閥板間的石棉橡膠墊;汽缸余隙容積增大,更換稍薄的石棉橡膠墊或更換汽缸。
(3)汽缸圓度和圓柱度不合格當汽缸圓度和圓柱度超過允許值時,先用鎖缸機床或車床進行精加工,再研磨合格。
3.汽缸蓋
汽缸蓋中間有一條筋,與閥板一起將汽缸蓋分成高、低壓兩個腔。如筋與閥板間的石棉橡膠墊擊穿,壓縮機的高低壓腔氣體相互間串通(串氣),造成吸、排氣壓力差值很小,壓縮機汽缸蓋溫度升高,壓縮機無法正常吸、排氣。
石棉橡膠墊擊穿是因為壓縮機大量壓縮液體使排氣壓力增高或汽缸蓋與閥板隔筋的接觸面不平造成的。石棉橡膠墊被擊穿時.應重新更換新墊。
4.閥片組
閥片組的各組件損壞是壓縮機中較常見的故障現象。閥片組損壞將影響壓縮機的吸、排氣量,造成制冷效率下降。常見故障有閥片磨損、破裂、閥線磨損、彈簧折斷或失效、高低壓腔石棉橡膠墊擊穿等。
(1)吸排氣閥片與閥線磨損閥片是經常損壞的零件之一,它斷裂后的碎塊會打壞活塞和汽缸。如低壓壓力較高.一般為吸氣截止閥片斷裂或嚴重漏氣;排氣壓力較低,排氣溫度卻較高,一般為排氣閥片斷裂或漏氣。2F4.8, 2F6.5汽缸蓋低壓側的一半也發熱,則可判定排氣閥片斷裂、嚴重漏氣或汽缸蓋的石棉橡膠墊擊穿。壓縮機拆解后,若發現閥片或閥座的密封線及密封面上有磨損時.應對閥片進行研磨。研磨潤片時可先用100-280號研磨砂進行粗磨,然后用1200號研磨粉或W40一W50精磨粉細磨,研磨閥片可采用手工方法作"8”字形研磨,也可用磨床研磨。當閥片損壞嚴重時,需更換新閥片;閥線磨損較大時,可先在平面磨床上將閥線平面磨去0.1 mm再研磨;當閥線端面出現缺口時,應更換閥板。
閥片修理后應進行氣密性試驗。小型壓縮機的閥片可用橡皮球或橡皮碗對準吸排氣閥口試驗,以吸得住并能維持10s左右為合格;對大中型壓縮機,則可灌注溫度為50℃,運動黏度不超過16厘拖的火油校漏,以不滲漏為合格。
(2)彈簧折斷或失效彈簧折斷時,排氣閥片會因關閉不嚴而漏氣(吸氣閥片無彈簧);彈力過大,在排氣時閥片將不能及時打開;彈力過小,在壓縮氣體時閥片將不能及時關閉。出現上述悄況都會導致吸、排氣量下降.應更換新彈黃。
5.連桿
連桿的主要故障有連桿大頭軸瓦磨損、連桿小頭襯套磨損等。
(1)連桿大頭軸瓦磨損連桿大小頭軸瓦磨損較輕時,可采用三角刮刀進行刮削。方法是,在軸瓦摩擦面涂上一層薄薄的氧化鐵粉(紅色)作為顯示劑.再將軸瓦裝在曲軸上,并旋緊連桿螺栓,轉動曲軸數圈,卸下連桿大頭蓋,用三角刮刀刮削軸瓦中的接觸點。刮削時刀口與刮削面應成30°,從軸瓦兩端向中間刮削。刮削中要求吃刀不可太深,應均勻地刮去薄薄的一層。刮削后,調整分界面的厚度,裝于曲柄銷上.旋緊螺母。
(2)連桿小頭襯套磨損連桿小頭襯套磨損時,必須更換稍大的新襯套和活塞銷。更換時先用相應孔徑的紋刀絞孔,以活塞銷能裝入,且能轉動為宜。
6.活塞與活塞環
活塞與活塞環的常見故障有活塞銷孔和活塞銷磨損、活塞表面擦傷拉毛、活塞環槽磨損及活塞環磨損斷裂等。
(1)活塞銷孔和活塞銷磨損活塞銷孔出現磨損時,可用與活塞銷同尺寸的具有導柄的活塞絞刀對活塞銷孔進行絞銷。當活塞銷磨損嚴重時,應更換新件。
(2)活塞表面擦傷、拉毛當活塞表面擦傷、拉毛時,可用細油石磨光。
(3)活塞環槽磨損活塞環槽磨損較嚴重時,修復工藝較復雜,需鑲環或補焊后在車床上車削修整。處理時可更換新活塞或更換較寬的活塞環。
(4)活塞環磨損、斷裂活塞環磨損后會造成活塞與汽缸的間隙過大,使其密封度下降(串氣),從而降低制冷量并出現排油過多等現象。活塞環斷裂后,會使汽缸擦傷、拉毛。活塞環磨損或斷裂時,需更換新環。
應該注意的是,活塞環斷裂時應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更換新環。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有:環槽磨損過重,造成環面支承不良;活塞環受彎曲和扭轉作用而斷裂;長期使用后,在汽缸頂部因磨損形成臺階,當活塞運行到上止點時,第一個活塞環與臺階接觸,受沖擊力而斷裂。另外,活塞環搭口間隙過小,也會出現斷裂,這是因為活塞環受熱膨脹,搭口間隙過小造成搭口頂死,活塞環就會在搭口的對側折斷。
(5)活塞環彈力太小活塞環使用久了,彈力變小,造成密封不夠,影響制冷量。需更換新環。
7.曲軸
曲軸的常見故障有曲軸拉傷、磨損和曲軸彎曲等。由于曲軸在壓縮機中的受力較大,當壓縮機超負荷運轉、各運動部件的間隙配合不當、配合面有硬物及潤滑不良時都會使曲軸損壞。
(1)曲軸拉傷輕度的拉傷是由于壓縮機抱軸或雜質進人軸瓦造成的,可采取研磨的方法修復。研磨時,可用細砂紙打磨,最后用帆布拋光并用汽油洗凈。當拉痕較深時,應更換新軸。
(2)曲軸磨損曲軸磨損較輕時,可打磨、拋光處理。當磨損過重時,可進行鍍鉻或噴鍍處理。但由于噴鍍工藝較復雜,維修時一般采用更換新曲軸的方法。
曲軸的鍵槽磨損較大時,可用電焊進行修補.然后再刨削,將鍵槽加工到原來尺寸。
(3)曲軸彎曲壓縮機卡缸、液擊和連桿螺栓拉斷等均會造成曲軸彎曲。曲軸彎曲的彎曲度一般不會太大,可采用機械的方法加以矯正。方法是,在車床上頂住曲軸的原頂針孔,把千分表放在車刀架上進行檢查。根據彎曲的方向和尺寸,用手動壓力機進行矯正即可。
8.主軸承
軸承磨損后一般應更換新的軸承。輕微的磨損可以采用以刮為主的研磨進行修復。刮研時要著色找點,兩端的點要密,中間的點略稀,在接觸面達到要求后,壓入鉛墊或熔絲找出間隙。
9.軸封
在開啟式壓縮機中,軸封較易損壞,造成密封不嚴,制冷劑泄漏,制冷機不能正常工作,同時伴隨有輕微滲油現象。使用時應經常注意軸封下部滴油情況,觀察油色及油量。正常時油色是清的.如發現油色變黑,有可能摩擦面被燒,應檢查摩擦面。如出現大最滲油的現象,則表明軸封滲漏嚴重,應拆開軸封,仔細檢查軸封情況。
引起軸封密封不嚴的原因有:彈簧的彈力不足、橡膠環老化、石墨摩擦環磨損或劃傷。
(1)彈簧的彈力不足軸封依靠彈贊彈力使橡膠環和石雄摩擦環貼緊密封,彈簧年久失效,會導致彈力不夠,密封不嚴,應更換新彈簧。
(2)橡膠環老化氟利昂對橡膠有很強的腐蝕作用,橡膠環長期浸泡在油中,難免發生老化、膨脹。如發現橡膠環發脹、老化或破裂應及時更換。
(3)石墨摩擦環磨損或劃傷石墨環磨損較輕時,可進行研磨。研磨時用金剛砂粉拌煤油在玻璃平板上作“8”字形研磨,研磨后用煤油清洗干凈。當石墨環劃傷過重或其他各件損壞時.都應更換新品。
10.潤滑部分
常見故障有潤滑油黏度改變、潤滑油中有水分和雜質、潤滑油燒黑變質等。應根據潤滑油的變質情況,合理清洗整個潤滑系統,更換曲軸箱內的潤滑油,并加油至視油鏡中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