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起動時,由原來的靜止狀態轉變成運動狀態。若帶負荷起動.所需電流比正常運轉時大5倍以上,電動機和電器設備容易受到損壞。因此除小型的制冷壓縮機配備大電動機外,為了減少初投資及長期運行中的浪費,必須設法減小電動機的起動電流。活塞式制冷機通常有以下幾種做法:一種是在機體的吸排氣腔之間裝一只旁通閥,在壓縮機起動時,吸入和排出閥門關閉,開啟旁通閥,然后迅速打開排氣閥,關閉旁通閥,再緩慢打開吸氣閥,使壓縮機投入正常工作;另一種是系列化壓縮機采用能量調節裝置來減少起動負荷,其結構與原理前已講述。
1.有關單級壓縮機的操作規程,在前面壓縮機試運轉中已基本講述,這里只講起動時工作。
首先要看車間記錄,了解停車原因和停車時間,若事故停車或壓縮機定期修理,應檢查是否修復并交付使用,若是工作需要停車,由值班組長負責開車,若連續停車時間超過一個月或壓縮機大修,則壓縮機起動應由車間主任和技術員指揮。
(1)檢查壓縮機。
①槍查壓縮機與電動機各運轉部位有無障礙物,并扳動皮帶輪或聯軸器轉2-3圈,所有控制儀器保護裝置是否良好。
②觀察曲軸箱壓力,如果超過0. 2 MPa,應先降壓,若經常發生此情況,應查明原因,加以消除。
③檢查曲軸箱的油面,正常油面應是下玻璃視孔的2/3以上,上玻璃視孔的1/2以下。
④檢查各壓力表閥是否打開,各壓力表是否靈敏準確,對已損壞者予以更換。
⑤能量調節裝置的指示器是否在“0”位或缸數最少的位置(裝有旁通閥壓縮機應將旁通閥打開)。
⑥油三通閥的指示位置是否處在運轉位置。
⑦檢查電動機的起動裝置是否處于起動位置。
(2)檢查高低壓管道系統及設備,有關閥門是否全部處于準備工作狀態。
①從壓縮機高壓排出管線到冷凝器,從冷凝器到調節站,有關閥門是否打開,調節閥應是關閉的。
②從蒸發器到壓縮機和低壓吸入管線的有關閥門是否打開,壓縮機的吸入閥應是關閉的。
③壓縮機與中冷器連通管道的閥門要關閉。
④壓力表閥、液面指示器的角閥、各處安全閥及均壓閥應全部開啟。
(3)檢查各貯液器內液面。
①各高壓貯液器的液面應在30%~80%的容積范圍內。
②低壓循環捅、氨液分離器等帶有浮球閥控制的液面應保持浮球控制的正常高度,當采用手工調節時,液面高度應在20%~60%之間。
(4)采用氨泵供液的,應在壓縮機起動之前,先起動氨泵為宜。
(5)壓縮機起動之前.首先起動水泵,向冷凝器、壓縮機水套、曲軸箱冷卻水管等處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