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管式熱力膨脹閥的結構與工作原理(見圖6-6)和一般的熱力膨脹閥沒有什么大的區別,其主要區別,是作用在膜片下面的壓力不是閥體的蒸發壓力,而是由外部引來的蒸發壓力,即用一根平衡管將蒸發器出口D處與膜片下部的空間連通。由于制冷劑流過蒸發器時有阻力,故D處的壓力比A處要低。平衡管式熱力膨脹閥可以減小工作過熱度,消除了由阻力引起的壓降對閥門開啟度的影響。
現舉一例子討論平衡管熱力膨脹閥的工作原理。如圖6-6,平衡管接在C點附近D處,設A點的蒸發壓力為1.86公斤/厘米2,溫度是一15℃,當流至B點時,其壓力降為1.54公斤/厘米2,其溫度為一20℃,至C點為一15℃(過熱5℃),平衡管內壓力1.50公斤/厘米2在膜片的上、下面壓力差為:
膜片上部壓力比下部壓力大0.13公斤/厘米2,閥門能正常工作。
平衡管式熱力膨脹閥改善了蒸發器的工作條件,但它本身結構較復雜,制造與安裝都比較麻煩。因此,只有當蒸發器的壓力損失較大時,才采用平衡管式熱力膨脹閥。
圖6-7所示為上海恒溫控制器廠生產的RF-17型平衡管式熱力脹膨閥。氣箱內承受感溫包壓力的是波紋管而不是薄膜片。接平衡管的孔開在閥的上前方(見圖),該孔與波紋管內腔相通。頂桿是采用一根圓柱形(其上開有密封槽)結構,而不是采用圖6-1所示的三根棱形的傳動桿結構,這樣可以不使平衡管的壓力腔與膨脹閥的進口壓力腔相通。由于該閥的流量較大,故采用圓錐形閥芯結構而不采用閥針形式。閥下端的調節桿是用來調節彈簧壓縮力的。此外,該閥的感溫包內填有吸附劑(活性炭或硅膠等)并充注二氧化碳氣體,吸附劑能吸附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其吸附能力與溫度有關,并與密閉系統中的壓力有關。在感溫包內填有吸附劑后可以改善膨脹閥的工作性能,使波紋管內的壓力只隨感溫包內的溫度變化而變化,而與波紋管及毛細管所處的環境溫度無關。